营养科普|老生常谈论“补钙”

来源: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日期:2022-08-31  点击: 

  我们医院每年都会接收很多因为骨折而住院治疗的患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但近年来青年患者,甚至儿童患者逐渐增多,人们不禁感到困惑,为什么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膳食营养得到大幅提升,日常全民补钙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尤其钙片逐渐成了日常的补充品,但各个年龄段人群仍旧面临着缺钙问题?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了解一下“钙”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钙

  钙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金属元素,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体系中矿物质营养之一,属于人体常量元素,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儿童钙缺乏:生长发育迟缓

  龋齿

  鸡胸驼背

  O 型腿

  成人钙缺乏:抽筋

  软骨病

  骨质疏松

  骨折

  

 


  有人会问了,我天天补钙,效果却不理想?

  人体对于钙的吸收主要是来自于饮食,对于钙的需求量也因为年龄、性别、生理、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各不相同,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和排出的钙大约在 360-500 mg 左右,此时处于钙平衡 [1] 。

  钙的代谢平衡是相对复杂的过程,饮食结构、钙摄入量、钙溶解度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很多人一直在补钙,却效果一般的原因。

  我国目前有多达200多种的钙制剂,分为片剂、冲剂、针剂、胶囊等类型,其成分主要是钙盐,含1种钙盐的为单纯钙,2种以上为复合钙。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mg/d。


  补钙存在的误区

  老年人才需要补钙?

  人体骨密度在30岁达到高峰,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逐渐减低,女性进入更年期以及绝经后,骨量流失会加快,所以补充钙质不能等到这个时机才开始,应该在30岁之后就趁早开始补充来预防骨质疏松,需要注意的是,补钙不是女性的专利,男性一样会出现骨量流失的情况,也需要进行补充。

  


  补钙越多越好?

  当人们发现自身出现缺钙的现象,就会通过药物及食物多种方法,盲目补充大量的钙质,但却没有考虑到钙质过量摄入的危害。

  比如老年人长期补充含钙或维生素D的保健品,用来预防骨质疏松,但时间久了会加重肾脏负担,严重者会形成碳酸钙、磷酸钙等不溶性盐类,大大增加患肾结石以及便秘的风险。

  


  因此切记不要盲目补钙,钙质并非多多益善,应该在营养医师的指导下,精确计算膳食中所含钙的量,配合药物一起进行钙质的补充。

  补的多=吸收好?

  每天吃2片钙片,复查的时候依然缺钙?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吸收率是关键!

  食物含钙量和消化吸收率是不同的概念,消化率是指该营养素在胃肠道内被分解的程度,消化吸收率越高,人体的利用率越高,所以不能只看含钙量,如果不能被人体吸收,那再高的含量也没有用。

  骨头汤补钙?

  随着现在信息获取的途径越来越便捷,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这个认知并不正确。

  

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骨头中所含的钙很难溶于水,即使在长时间大火熬煮的条件下也很难游离到汤中,因此单纯从补钙的角度来说,骨头汤并不是好的选择,但不能否认的是,骨头汤中含有大量的嘌呤、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营养价值还是很高的。

  上面就是关于补钙误区的一些知识啦,下一篇我们会说一说如何选择补钙食物,以及健康的饮食方式对于补钙的重要性,欢迎大家关注~

  END

  图片来自于网络 侵删

  供稿医生: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李丽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9266号-1  技术支持:德尔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