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中国女性发病率高达1/4,301专家想要免费治!

来源: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日期:2019-01-04  点击: 

  导读:

  在普通人甚或在一些医护人员的印象中,子宫脱垂是离大家很久远的一个小病,似乎只发生在那些营养不足,多生育的年代,而实际情况却是近年来子宫脱垂患者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


  中国1/4女性患病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而子宫脱垂好发人群之一就是老年妇女,另外两个人群是产妇及绝经期妇女。国内研究发现,本病患病率为25.8%,相当于1/4女性患病,而患病率仅低于妇科恶性肿瘤,所以说子宫脱垂是女性中很常见一个病。

  由于它很私密,又让人难堪(漏尿、漏屎),所以很多人不跟旁人说。因此,你不知道,并不代表它发生率不高,特别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放开二胎生育后,这种疾病的发生还会增加。

  什么是子宫脱垂,有哪些临床表现?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到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的一种疾病。

  1.   “漏尿”“漏屎”“子宫暴露”;

  2.   患者在站立或劳作时,腰酸及腹部下坠感;

  3.   于行走、体力劳动时感觉有球形物自阴道内脱出,轻者可恢复,重者无法还纳,行走困难,甚至长期卧床;

  4.   脱出子宫在外的长期暴露和摩擦,会出现脱出物发炎、糜烂、溃疡和继发感染等;

  5.   当患者大笑、剧烈咳嗽及用力时,因腹腔压力增大可引起尿失禁。少数患者也会出现尿潴留。

  子宫脱垂的原因,你占了几条?

  妊娠、分娩损伤(特别是使用产钳助产者)、肥胖、盆腔手术史、家族遗传史、不良生活方式、年龄(<40岁患病率为6.9%,41~50岁、51~60岁患病率为40%、53.3%)、腹内压增加(长期咳嗽,重体力劳动、长期站立,长年便秘或用力排便者)等。

  子宫脱垂,有哪些治疗方式?

  常规的方法

  1.   行为指导,改善生活方式。

  2.   盆底肌肉锻炼及根据生物反馈信息指导盆底肌肉锻炼。

  3.   电刺激疗法,阴道内放置电极片、刺激受损的盆底肌肉收缩。

  4.   子宫托,以斜位缓缓推入阴道内,最终使托的前端卡在耻骨弓内侧的一种理疗器具。

  5.   雌激素补充治疗。

  针灸特色治疗子宫脱垂技术

  中医对子宫脱垂早有认识,子宫脱垂中医称之为“阴挺”“阴逆”“阴脱”,认为其原因为产后劳动过早,导致劳倦伤脾,气虚下陷,固摄无权;或因分娩时伤损胞络,胞络失系;或产育过多,房室所伤,肾气亏虚,冲任不固;或素体虚弱,老年久病,便秘努责,失于固摄所致。针灸对子宫脱垂的治疗效果不错,对于不能耐受手术及子宫颈托的患者,可以采取传统中医的治疗,配合盆底肌肉锻炼,可以很好的改善症状甚至治愈该病。

  

  针灸治疗优势

  1.   相比肌肉锻炼,不过多依赖患者的自觉性,毕竟大部分患者年纪偏大,坚持锻炼的很可能只是小部分人。

  2.   避免在阴道里放置物体的尴尬。

  3.   无副作用。

  4.   经济负担小。

  5.   中医、针灸讲究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9266号-1  技术支持:德尔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