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在海淀区体育局的指导下,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海淀区“体卫融合”创新实践基地)青少年足脊健康公益筛查行动正式启动。该行动是海淀区“体卫融合”创新实践基地继2025年海淀区青少年运动员医疗巡诊之后,在少年儿童健康守护领域推出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要求,全方位护航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本轮公益活动首站为海淀区中法实验学校。德尔康尼依托新近成立的少年儿童运动伤病诊疗协作组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在运动医学、运动康复领域的专业优势,组建起涵盖小儿骨科、康复医学、足踝外科、运动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的医疗团队,进驻校园为428名全年龄段的小学生开展足脊健康筛查服务。
1、关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核心支撑系统
人体中,脊柱为“顶天立地”的中轴支柱,足底为“脚踏实地”的力学根基,两者共同构成了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核心支撑系统。
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前期流调数据,预计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人数已超过500万,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若不及时干预,脊柱侧弯不仅影响外观和自信心,还可能损害心肺功能,严重时甚至需要手术治疗。2020年国家卫健委已将青少年脊柱侧弯列为继肥胖、近视后第三大健康威胁,要求每年进行一至两次筛查。
此外,足底健康问题(如扁平足、高弓足等)也会影响孩子的步态、体态及运动能力。德尔康尼数字足脊矫治与运动康复项目负责人李乾表示,“足底问题长期存在可能导致关节疼痛和运动损伤,此外它还与脊柱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力学关联,足部结构异常可能通过下肢-骨盆-脊柱的生物力学链条引发脊柱代偿性损伤,因此务必要加以重视。”
为此,本次入校筛查选取脊柱侧弯和足底健康问题为筛查项目。
2、专家团队护航,筛查科学精准
本次入校筛查活动采取初筛和复核双重保障机制。骨科医生与康复师使用标准化工具“脊柱侧弯测量尺”及FPI-6(足姿指数)评估方法,对脊柱和足踝健康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发现疑似问题者立即转至资深专家复诊。德尔康尼小儿骨科主任、原北京儿童医院骨科知名专家李承鑫作为终审专家,对疑难病例进行多维度复核,确保筛查结论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在428名同学中,李承鑫主任为9名同学开出了脊柱侧弯的“进一步检查建议单”。这些孩子脊柱侧弯均超过7°,且分别伴有身材瘦小、腹壁反射一侧减弱、双下肢不等长等症状。这几个孩子中,只有2个之前有就诊记录,其余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均不知情,说明多数家庭对体态异常缺乏科学认知。
“有个孩子可能存在脊柱侧弯合并神经损害,已经建议她行MRI检查。如果确诊,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还有个孩子反应之前有医生建议过进行干预,但目前还未行动。本次筛查中我们又嘱咐了孩子,回家一定要跟家长反馈,有必要进行支具干预,否则会有加重风险。”
李承鑫主任表示,“很多家庭由于‘不懂’或‘未重视’,可能会忽视掉一些不易察觉的外观表现而延误诊断,酿成终身遗憾,因此‘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很重要。这正是我们入校筛查最大的意义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这9个孩子,李承鑫主任均给出了“加强运动”的建议,可见运动在青少年脊柱侧弯干预中的重要意义。
3、科技赋能,提升筛查质效
本次足踝健康筛查采用德尔康尼骨科医院院内门诊同款Sensor Medical Freestep 2.0足底压力步态评估系统。作为国际领先的足底压力评估系统之一,Freestep 2.0支持全足区域高分辨率压力测试及多维度步态分析,其综合性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受试学生赤足站立于压力传感平台后,系统以每秒400帧的速率采集足底各区域压力数据,生成一张清晰的“足印热力图”。哪里压力过大、哪里支撑不足,一眼就能看出来。设备采用特殊抗干扰技术,测量误差不到2%,确保医生和康复师拿到的数据和结果真实、客观、可信。
经过人机结合检测,本次筛查共发现165名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足部健康问题,占受检学生的38.6%,常见问题包括扁平足、高弓足、静态站立下的压力分布异常、足偏角异常等。
4、体卫教深度融合 全面助力学生健康
公益筛查不是终点,而是健康管理的起点。针对存在潜在健康问题的孩子,德尔康尼将提供持续跟踪服务,逐一建立健康档案,围绕“评估-诊断-治疗-康复”闭环流程,以骨科、运动医学、运动康复等多学科协作为核心支撑,在精准诊断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分级诊疗方案,包括支辅具、矫形鞋垫或手术、运动康复、体姿矫正等。
海淀区“体卫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正以入校筛查为切入点,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全健康维度的青少年健康促进体系。基地每年都会制定动态化的健康监测项目与科学评估指标体系。除足脊筛查外,后续将陆续开展青少年体质监测、运动损伤预防、营养发育评估等专项工作,通过建立“一校一档”“一班一策”的动态数据库,全面了解、系统追踪海淀区中小学生运动健康与生长发育轨迹,不仅为每个学生生成个性化运动健康报告,更从医学视角建立区域青少年体质健康预警模型。
2025年,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和海淀体育局深度合作,以海淀区“体卫融合”创新实践基地作为媒介,让专业医生走进学校,实现学校的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中加入医疗和预防内容。同时在医院医疗场景内增加运动指导和运动带练内容和场景,实现“体中有医,医内有体”,打造运动促进健康的体卫融合新模式,走出“海淀示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