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对高弓足不熟悉,其实高弓足是一种常见先天性足部畸形疾病,也成为爪形足。一般在3岁后发病,高弓足对人的影响很大,尤其对脚部的健康有很大影响,不仅不能正常做外旋动作,还容易造成脚踝受伤。那么高弓足有哪些常见症状、初期诊断、治疗办法等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高弓足的发生几率
高弓足占人口比例,比扁平足少,约占人口10%,扁平足约占人口20-30%。高足弓与体质遗传、年纪增长、特殊疾病有关,如长期糖尿病、神经病变,易导致足部肌肉萎缩。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是家族遗传,年纪轻轻就“高足弓”的患者,通常属于运动项目中“发力强”的选手,特别是短程、需要速度的运动项目表现抢眼。而”扁平足”的患者,则通常属于”耐力强”的选手。
高弓足容易出现的足部问题
经过足底压力测试显示,高弓足、扁平足的足部压力转移异常,就会容易造成拇趾外翻、脚底长茧、足部酸痛、脚踝易扭伤等状况。
高弓足因前足、后足直接撞击地面,易有足底筋膜炎、前足疼痛、前足肌腱炎等问题。这样就容易有O型腿,鞋底外侧磨损较多,站久了腰会容易酸痛,会影响腿型。而X型腿的出现通常是扁平足。
高弓足的常见症状
以下有些问题,很难与高足弓问题联想在一起。但其实是有很大关联的!
足踝外侧常扭到-外侧韧带因高足弓,长期被拉长,一站不稳就容易扭伤。
易脚酸,无法长时间行走-小腿外侧、大腿外侧都因高足弓而变得长期紧绷。
爪状趾-足部长期张力不平衡,不稳定,导致趾关节变形。
长短脚-如果足弓不对称,高脚弓通常是两边较短的那一脚。
O型腿-大腿小腿外侧紧绷,长期就会变成O型腿。
腰酸背痛、肩颈酸痛-高足弓长期影响下肢筋膜,而引起骨盆后倾,颈椎偏直。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高足弓
首先若经常出现如上所说的表现,很有可能是高弓足。其次我们可以用尺子测量下,正常人的足弓是14―18毫米,若高于18毫米就是高弓足。
如果自己是高弓足该怎么办
非手术治疗
早期轻型高弓足可采取被动牵拉足底挛缩的跖筋膜、短缩的足底内在肌。为缓解跖骨头受压,使体重呈均匀性分布,在鞋内相当跖骨头处加1cm厚的毡垫,并在鞋底后外侧加厚0.3~0.5cm,以减轻走路时后足出现的内翻倾向。但是,这些措施只能减轻症状,既不能矫正高弓足畸形,也不能防止畸形加重。
手术方案
大多数高弓足患者最终都需要手术治疗,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则因人而异。对于前后足柔韧性均良好的年轻患者(8-12岁),跖筋膜松解联合胫后肌腱移位即可较好地纠正畸形。对于足下垂存在跖屈受限的患者则需行跟腱延长术。胫后肌腱移位可以避免术后内翻及前足旋后复发;腓骨长肌移位,主要用于矫正腓骨长肌代偿强大造成的第一跖骨跖屈和继发性后足内翻畸形。
任何术式都不能绝对适应每种高弓足畸形,要根据患者的畸形严重和累及程度而定,因此建议患者最好寻找有经验的医师进行商议和实施。
END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侵删
文章编辑: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胡一男
审稿医生: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李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