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那些事儿

来源: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日期:2020-05-28  点击: 

  运动时,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哎呦,完了完了,抽筋了”。

  其实,抽筋就是肌肉痉挛,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收缩;多发生于脚趾、小腿及大腿后侧,发作时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至数十秒钟之久,尤其是半夜抽筋时往往把人痛醒。

  

  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抽筋?

  01、缺“钙”

  这里的“钙”实际上是指血钙,血钙的浓度过低时,容易导致肌肉过度兴奋而产生痉挛。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吸收钙质的能力下降,加上本身钙质流失的严重,所以,抽筋常常发生在这类人群中。

  02、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我们动脉出现像米粥一样的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常常由于身体内脂质代谢不充分所累积下来的。斑块的存在使得血管变窄,发生堵塞,血管堵塞后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周边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的状况,进而破坏生理机能稳定,引起下肢麻木、冰凉的感觉,休息后会好转一些。

  因此,很多伴有高血脂的术后病人,因为缺乏患肢的运动,常常在夜间出现小腿肌肉痉挛。另外,因为血液循环不好,代谢废物无法及时运出体外,所以会经常发生抽筋疼痛。

  03、身体虚弱

  好多人去健身房,动感单车、普拉提、力量组合来一套,结束时挥汗如雨。但是回家后,躺在床上突然出现抽筋。这就是运动强度过大,尤其是进行无氧运动,肌肉在短时间内过度收缩,产生很多酸性代谢废物。这些酸性代谢废物排泄不掉,开始刺激周围肌肉,出现痉挛;

  

  04、寒冷刺激

  低温是造成抽筋常见的因素,寒冷能够刺激腿部肌肉强烈收缩,发生痉挛。

  05、过度出汗

  出汗会带走体内的水分、钙、镁、钾等电解质,微量元素的大量丢失,破坏了机体内环境平衡,诱发肌肉痉挛。

  06、局部压迫

  过重的被褥压在脚面,或姿势不良,压迫下肢,会引起肌肉被动挛缩和血供不足;睡觉时姿势不当,往往会引起抽筋。

  07、某些疾病导致

  某些先天性疾病或神经损伤,如中风、癫痫、破伤风等,会使肌肉失去神经的正常支配,过度兴奋,容易痉挛抽筋。

  既然原因找到了,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出现抽筋时针对抽筋的肌群进行拉伸运动,可以进行主动拉伸,通过交互增加组织的延展性,加强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柔韧性;也可以进行静态拉伸,增加肌肉的长度。

  01、小腿三头肌牵拉

  【要点】:膝关节微屈,足跟向下,身体直立或前倾。

  

  02、N绳肌牵拉

  【起始动作】:踝关节屈曲,膝关节微屈,身体朝前,骨盆处于中立位。

  【动作】:以髋关节为轴向前屈曲,感觉大腿后侧肌肉紧张。

  

 

  03、股四头肌牵拉

  【要点】:身体直立,髋关节中立位。

  

  04、臀肌牵拉

  【要点】:身体直立,髋关节外旋,踝背屈,身体前倾。​

  

  05、腰方肌牵拉

  【要点】:身体直立,骨盆无旋转,头颈部和躯干一条线,牵拉到最大时可以通过呼吸运动加强牵拉强度。

  

  06、髂胫束牵拉

  【起始位置】:身体朝前,躯干屈曲。若膝关节不适,可微屈。

  【动作】:身体向左右两侧旋转。

  

 

  这些动作的牵拉频率:30秒/组,3-4组/次,组间间歇10秒。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应对抽筋的办法,但如果能够提前预防岂不是更好。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对症治疗”。

  •   多晒太阳,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深色绿叶菜。必要时进行钙质药物的补充。
  •   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消除引起血管直径变小的因素,减轻体重。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平时要注意可引发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   每日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每天进行踝泵训练,增加末梢血液循坏。
  •   运动前充分热身伸展,增加肌肉的粘弹性;运动中补水,运动后拉伸。
  •   注意保暖,切勿过度疲劳。

  END

  (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及时删除)

  本文作者: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邱肖肖

  审稿医生: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王凤文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医保编号:02155008 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编码:1100001006918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9266号-1  技术支持:德尔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