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是哪里萎缩?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来源: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日期:2023-01-29  点击: 

  

  虽然萎缩性胃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还有很多人对萎缩性胃炎存在不少误区。今天我们就结合一例德尔康尼胃肠内窥镜中心的检查案例,来给大家澄清几个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萎缩性胃炎就是胃缩小了


  在日常咨询和临床检查中,经常会有患者提出这个问题:萎缩性胃炎是不是指胃的体积“萎缩”了?实际上,萎缩性胃炎并不是胃变小、缩小了,而是指胃黏膜上面分泌胃酸的腺体萎缩了。

  我们检查的这位患者腺体萎缩十分明显,镜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胃黏膜变薄,下层的小血管清晰可见。

  


  误区二、萎缩性胃炎有明显症状


  不少人认为,萎缩性胃炎属于比较严重的胃病,常会出现上腹胀、上腹痛、反酸、嗳气等症状。但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的患者也可能患有较严重的萎缩性胃炎。相反,有显著不适症状的人未必有胃黏膜萎缩。

  例如我们检查的这位患者,今年60多岁,平时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只是想做个例行检查。检查中却发现,萎缩性胃炎已经比较严重(临床分型为O3型),同时伴有“肠化”现象(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时,本来该长胃黏膜的地方变成了肠的黏膜,肠化生的范围大小和严重程度与胃癌相关)。胃镜在NBI模式下,可以清晰见到鳞状和凹凸不平的病变。

  


  误区三、萎缩性胃炎一定会癌变


  很多人担心萎缩性胃炎是治不好的,无法遏制癌变的进展,惶惶不可终日。实际上根据国内多年随访资料分析,萎缩性胃炎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其癌变率是:5-10年癌变率3%-5%,10年以上10%。绝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稳定,不会进展为胃癌。一般来说,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癌。只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并且伴有中重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才大大增加。

  我们检查的这位患者,虽然萎缩性胃炎已经比较严重,并且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癌变。在我们的建议下,患者首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并联合药物治疗,同时改变生活习惯,定期复查、随访,就可以阻止癌变的发生。

  温馨提示

  萎缩性胃炎患者应避免进食隔夜菜、烟熏制、过咸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及过于油腻食物,不吃不洁食物,戒烟戒酒。此外,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维生素C以及微量元素硒等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适当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可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病理状态。更关键的是,半年或一年(视病情而定)的胃镜复查尤为重要。

 


  END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9266号-1  技术支持:德尔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