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就就抑郁了呢?(内附抑郁症自查表)

来源: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日期:2020-11-09  点击: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呢?忽然的不开心,莫名的紧张,胸闷心慌,入睡困难并且睡眠质量下降,早醒,有时候甚至觉得活着都没有意思......

  这些其实都是抑郁症的表现,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抑郁了呢?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神经传导通路:

  神经细胞――快递中转站

  神经递质――快递员

  受体――收发室大妈

  人一旦接受了某种刺激,快递小哥就会活跃起来火速奔向快递中转站,待收发室大妈接收快递之后,就完成了一次传递,同时会将刺激再次传递下去,得益于快递小哥的不停工作,刺激得以不停的一站站的传递下去。

  在这个传导机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神经递质即多巴胺,主要传递人的愉悦感信号。这个通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比如:神经细胞萎缩、神经递质减少、受体萎缩等,都会使人陷入持续性的情绪低沉,这些都是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

  由于神经系统过于复杂,所以抑郁症的发病原理暂无定论,当下比较被认可的理论,认为生物模式即遗传基因是基础,心理模式和社会模式的改变是诱发条件,从而抑郁,当然对于这种天选之子的说法还在研究中......

  对于抑郁症的认识,中医学“郁证”相关的文献记载是非常丰富的,中医所讲的“郁证”即我们常说的抑郁症。早在《内经》中便有记载,认为五脏均参与神志活动,五脏的功能失调,尤其是心、肝、肾、脾之虚可以导致情志障碍,产生诸如“体重烦冤、悲、不乐、忧等抑郁症表现”。传统医学认为五脏失衡是抑郁症发生的基础,病变主要涉及肝胆,波及心脾,日久及肾。气、血、痰、火、湿、食既是抑郁症发生的病因,也是其所致而生成的病理产物,气则影响郁证的发生发展。

  郁证中医辨证主要分为四型:肝郁脾虚型、痰气郁结型、心脾两虚型、脾肾两虚型。

  1.肝郁脾虚型

  表现: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胁肋胀满,腹胀纳呆,脉弦,喜热饮。

  治疗原则:疏肝清热,养血健脾。

  2.痰气郁结型

  表现:抑郁不舒,胸闷不畅,思维迟滞,舌淡、苔厚或滑腻,脉濡。

  治疗原则: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3.心脾两虚型

  表现:情志抑郁,委屈欲哭,体倦乏力,思虑过度,食后腹胀,纳呆,舌淡,喜热饮,边有齿痕,脉缓弱。

  治疗原则: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4.脾肾两虚型

  表现:畏寒,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边齿痕,苔薄白,脉细数尺脉无力,喜热饮。

  治疗原则:滋肾阴,温肾阳,健脾。

  中医抑郁症防治体系

  1、未病先防

  中医认为未病先防是防治抑郁症的第一步,《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要养护人体正气, 防御各种致病因素的损害。可以通过加强锻炼,使得筋骨舒活,全身血液通畅,营卫调和、脏腑受养,脏腑平衡,远离抑郁。

  2、已病早治

  对于怀疑是抑郁症或者抑郁症早期的患者,已病早治非常关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抑郁症发展至中、重度,张介宾指出:“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

  3、防止传变

  《难经》载:“见肝之病,则知肝传之于脾,故先实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矣”,其实就是尽量将体感邪气锁定到一个脏器,预防迁延,从而防止抑郁症向更严重的程度发展。

  抑郁症评分表自查

  

  总分大于等于5,建议到医院治疗。

  通过上述从中西医角度了解抑郁症这种疾病是怎样发生的,旨在让我们了解抑郁症,重视抑郁症。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中西医各有优势,防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保养身体、培育正气方面中医疗效显著;治已病,需要结合病人情况,辨证施治。如果您遇到抑郁问题的困扰,可以到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我院坐诊专家,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中医科冯秀杰主任,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抑郁症,对此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疗效显著。


  END

  文章编辑: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刘永娇

  审稿医生: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冯秀杰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9266号-1  技术支持:德尔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