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常说“伤筋动骨100天”,
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
为什么不是50天,不是300天,
而是100天?
其实“伤筋动骨100天”这句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对骨折愈合周期的一个大致的总结,早在《兴唐传》中便有记载“伤筋动骨一百善伤天”,而从专业的角度讲这句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伤筋”和“动骨”还是需要区别开来,不同损伤,其愈合的时间,治疗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主要讲一下“动骨”即骨折。
骨折是由于外力导致骨的连续性中断。
从这个概念出发,
骨折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一是外力,
另外一个是骨的连续性中断,
两者缺一不可。
01、骨折的类型
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蝶形骨折、螺旋型骨折、粉碎性骨折、多段骨折
受力不同导致不同类型的骨折:
牵拉力主要导致横断骨折
扭转***导致螺旋骨折
轴向外力导致短斜形骨折
轴向外力+旋转力导致长斜形骨折
02、骨折的严重程度
取决于骨抵抗外力的能力,影响因素有:骨强度、骨密度、外力的方向和强度、外力的类型、周围肌肉韧带缓冲外力的能力等。
03、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但可靠的生物过程,骨折愈合为骨质完全再生而非瘢痕愈合,骨愈合要求残存的组织有良好的血供以及大量不同类型的细胞以及生物因子的共同作用。骨折类型、骨折严重程度、骨折部位等因素都会影响骨折愈合周期的变化。
骨愈合分为4个阶段
炎性反应期:外伤后立即发生,一般6-8小时内,有局部疼痛、发热、压痛、不稳定、有时伴有全身发热。
软骨痂形成期:一般骨折后2周内完成,骨折周围血管增生,断端坏死,骨重新吸收,围绕骨折断端的纤维软骨痂形成。
硬骨痂形成期:一般约需4-8周,纤维软骨骨化形成编织骨。
塑形期:一般约需8-12周,骨折修复最后一个时期,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强度较软的编织骨向强度较硬的层状骨转变的过程。
由上可以看出,骨折的愈合周期一般都是12周+,所以俗语“伤筋动骨100 天”,对骨折愈合周期的大致总结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
从康复角度看骨折愈合
必须要观察骨折愈合的阶段,不是骨折没有愈合就不能康复,骨折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情况下帮助患者尽可能快地恢复受伤前的活动水平,正确的康复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这些情况都是康复师对患者进行分阶段康复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是一个科学、严谨、又灵活多变的一个过程。一个复杂骨折的康复治疗就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比如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关节功能不良等情况。
通过了解骨折愈合周期,旨在让更多的人对骨折愈合有一个科学的了解,如您遇到骨折愈合或骨折后康复的相关问题,可以到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就诊。
END
图片来源:Netter’s Orthopaedics
文章编辑: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刘永娇
审稿医生: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连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