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陕西西安的一名骨科医生参加马拉松比赛时,途中连着救助4人的事迹“火了”,他也因此获得2021年西安马拉松赛特别贡献奖。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个跑全马时,容易出现的运动损伤。
01、疲劳性骨折
多次反复劳损导致的微小骨裂,多发于身体的承重部位。如果应力持续作用,导致微小骨裂损伤速度大于修复速度,最后便会形成完全骨折。对于跑步的人来说疲劳性骨折多发在跖骨和足部。
出现疲劳性骨折后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骨骼继续承受强度较大的应力刺激,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早期通常会用石膏或者支具制动,休息4~8周,便可遵医嘱合理进行康复锻炼。
02、跟腱腱围炎
跟腱腱围炎也称跟腱周围蜂窝组织炎,这是由于小腿三头肌突然或反复急剧收缩,拉伤跟腱及周围的腱围体而造成的。
早期治疗主要以局部休息为主,原则上避免跟腱过多、过猛地牵扯,如果症状较轻可适当进行下肢活动,但应尽量少做前脚掌支撑的跑、跳动作,要用全脚掌跑,这不仅可保持下肢力量,还能改善跟腱的血液循环。
03、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俗称威脚,耐力训练或比赛中时有发生。因为踝关节背屈时,内侧肌力大于外侧肌力;内侧副韧带比外侧副韧带更加粗壮。
预防踝关节扭伤应做到以下几点:
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
要养成正确的落地姿势,注意控制身体的重心,避免在运动中失去重心。
训练前要检查场地和道路,填平凹地,铲除凸土。
身体状态不佳及疲劳时要注意控制运动量。
训练或比赛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充分将踝关节活动开。
合理运用弹性绷带、支具等辅助器械。
04、膝外侧疼痛症候群
膝外侧疼痛症候群的表现是膝外侧局部有明显的压痛点,有时可触及小肿块。病理改变为滑囊炎。此病发生是由于骼胫束与股骨外侧摩擦,膝外侧疼痛症候群一般无明显外伤史,大部分是由于身体局部负担量过重或突然增加运动量引起的。一旦出现膝外侧疼痛症候群,除了减小运动量注意休息外,可遵医嘱进行封闭治疗。
05、肌肉拉伤
马拉松选手最易引起肌肉拉伤的是腓肠肌、股四头肌等。造成肌肉拉伤的原因是准备活动不足、局部肌肉疲劳、不能适应剧烈运动收缩的需要。天气寒冷、肌肉僵硬时更易拉伤,所以充分的热身运动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发生肌肉拉伤,要减小运动量注意休息。
END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侵删
文章编辑: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刘永娇
审稿医生: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连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