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和你说脚后跟疼的时候,你会不会条件反射的说:“小孩子怎么会脚后跟疼?”
当孩子跑步、上楼梯、或脚后跟受到压迫疼痛加剧时,你有没有足够的重视?
如果没有,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孩童的脚后跟疼痛――跟骨骨骺炎。这个病会让孩子的脚后跟反反复复的疼,会因为疼痛分散孩子注意力;如果脚后跟的长期慢性疼痛得不到父母的注意,可能会引发孩子焦虑、抑郁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一、跟骨骨骺炎是什么?
跟骨骨骺炎是跟骨骨骺长期慢性损伤(跟腱反复牵拉或骨骺的部分撕脱)导致的跟骨骨骺缺血病变,多见于4~14岁骨骺尚未闭合的孩童,患儿大多喜欢运动,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跟骨骨骺炎症状有:足跟后部疼痛肿胀、压痛以及跛行。
二、跟骨骨骺炎为什么会发生?
跟骨后方的继发骨化中心在5~12岁时出现,14岁发育成熟。骨凸处有跟腱和前方的跖筋膜和足内小肌的附着。多数患者的发病与跟骨骨凸部损伤有关,病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骨骺部承受过多的牵拉应力。过多的行走、跑、跳的运动,使跟骨骨凸受到跟腱的过度牵拉,产生炎性反应。
2.足负重时,鞋跟或鞋帮对骨凸的过度摩擦,使骨凸受到过分的压力或剪力,引起骨骺的缺血坏死。
三、跟骨骨骺炎怎么治疗?
儿童跟骨骨骺炎是自愈性疾病,必要时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以休息和减轻疼痛为主,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垫高后跟1~2cm,可以减轻疼痛。
2.若后跟有压痛,可在鞋的后帮上留1~2个洞,避免形成滑囊炎。
3.穿鞋不宜过紧,减少对后跟部摩擦等刺激。
4.对少数症状严重的病例,需要使用支具把踝关节固定在轻度跖屈位,支具的范围从膝关节下到足趾,3周后去除支具,一个月避免完全负重,症状可减轻。
5.运动疗法:放松跟腱,放松小腿三头肌。
方法一:
动作要领:坐位,将患腿伸向前方。将一块毛巾套于脚上1/3处,往身体方向牵拉,过程中保持膝关节伸直,直到感觉整个足底被充分牵拉。每次保持该动作30秒,每组练习5次,每日练习3组。注意在整个牵拉过程要轻、要慢,避免发生疼痛。
方法二:
动作要领:弓步站立,患侧在后,健侧在前,脚尖朝前,健侧腿屈膝,拉伸患侧小腿,直到小腿后部有明显拉伸感。每次保持该动作30秒,每组练习5次,每日练习3组,注意患侧腿和躯干始终保持伸直。
END
图片源自网络 侵删
文章编辑: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张龙坤
审稿医生: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张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