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科普|这五类骨科疾病患者,最好不要玩飞盘

来源: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日期:2023-02-23  点击: 

  伴随着中国飞盘联赛将于3月开赛的消息,近年来受到热捧的健身运动之一飞盘运动再次冲上热搜。


  飞盘是一种投掷盘形器具的运动。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现流行于世界各地。盘呈圆形,用手指和手腕发力,全身多处关节协调运动,使之旋转,在空中飘飞。飞盘运动不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娱乐性,还有很强的对抗性。

  


  飞盘运动主要涉及3个基本动作——扔、接、跑(跳)。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医生告诉小编,以下5类人群不适合玩飞盘。

  1、肩关节疾病患者,如习惯性肩关节脱位、肩袖损伤等。

  飞盘运动过程中肩关节经常需要做外展、上举及外展位极度外旋动作,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患者常常存在肩关节的前向或后向不稳定,肩袖损伤患者常常存在肌腱的退变和一定程度的撕裂,做上述动作时可能诱发肩关节脱位或加重肩袖损伤。

  


  2、脊柱疾病患者,如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以及伴有重度骨质疏松症等。

  飞盘运动过程中经常需要做颈椎、腰椎的前屈、后伸、旋转、侧屈及跳起动作,对脊柱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飞盘的这些动作可使椎间压力加大,从而导致椎间盘的进一步突出或脱出及加重腰椎滑脱,出现硬膜囊压迫或脊髓损伤的可能。伴有重度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在跳起落地时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风险较高。

  


  3、膝关节疾病患者,如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膝骨关节炎等。

  飞盘运动过程中经常需要做膝关节的屈曲旋转、急停急转等动作,对股四头肌的力量、膝关节的稳定性要求较高,运动过程中的膝关节的负重、磨损加大,可加重半月板的撕裂和骨软骨损伤,导致膝关节疼痛、肿胀、卡顿、弹响等症状及骨关节炎的迅速进展。

  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常常存在肌肉萎缩、前后向关节不稳定,在飞盘运动中高强度的运动可加重膝关节韧带的负荷和关节的碰撞,从而存在膝关节进一步损伤的风险,如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或继发后交叉韧带断裂、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或继发前交叉韧带断裂,甚至合并内外侧副韧带撕裂、骨髓水肿等。

  


  4、踝关节疾病患者,如踝关节不稳、踝关节撞击综合症、跟腱止点末端病等。

  飞盘运动过程中经常需要做踝关节的极度背伸、跖屈及内外翻动作,踝关节不稳患者外侧韧带松弛或吸收,运动中极易发生崴脚甚至继发距骨软骨损伤。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胫骨远端和距骨骨质增生,飞盘运动中当踝关节背伸时可出现撞击,从而诱发疼痛、水肿,反复撞击又可加重增生骨质的形成,进一步加重了踝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跟腱末端病,是损伤引起跟骨的跟腱止点部位局部肌腱部分撕裂,出现充血、渗出、水肿等症状,继而代谢产物在局部粘连、增厚、纤维化、软骨化乃至钙化,最终使该肌腱功能明显减弱。飞盘运动中的频繁起跳可加重病情甚至出现跟腱断裂。

  


  5、一些术后早期及内固定或假体植入患者,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肩袖缝合修复术后早期、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膝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置换术后等。

  骨折的愈合通常需3-6个月,腱骨愈合时间更长,飞盘运动中可能出现重建韧带的再次断裂、钢板螺钉内固定物的松动或折断。对于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存在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假体寿命缩短的风险。

  


  所以,飞盘运动是有人群选择性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需要做到量力而行。注意赛前充分热身,赛后不忘拉伸,此外日常进行一些飞盘运动相关的基础力量训练和灵敏训练很有必要,可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有条件的人群,还应该在选择运动方式前进行身体运动机能评估,对心肺、肌肉、韧带、骨与关节等进行全面医学评估,科学运动,避免损伤。

  

       图片版权归属:摄图网

  END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9266号-1  技术支持:德尔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