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食管癌的1年生存率为 54.0%;乳腺癌的1年生存率能达到 90.5%,5年生存率甚至能达到 73.0%。
但同样是在中国,仅仅以老年人常常发生的髋部骨折为例,一年的死亡率可能会超过20%,最高甚至能达到50%。
“高龄”骨折的死亡率比很多的癌症还高。
所以,高龄老人骨折后,常常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而敲响这声丧钟的人,往往是因为老人至亲的家人做出的一个错误的选择。
在骨科临床,我们见过太多的老人,因为跌倒导致的髋部骨折或脊柱压缩性骨折,因为影响行走和生活,只能卧病在床。
很多医生、医院也因为高龄老人手术风险高,不想收住院。
老人自己或家人觉得年龄大了,手术风险大,抱着“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稳妥”心态,选择卧床静养。
但这反而会引起老人更大的不适。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老人来说尤其如此。
骨折卧床的老人动一下就钻心的疼,翻身都不方便,吃喝拉撒全都要在床上解决,肌肉萎缩,快速消瘦、衰老;便秘、尿路感染;褥疮导致全身感染;肺炎导致呼吸困难和高烧,意识不清……
从国内外的医学文献来看,老人髋部骨折后一年的死亡率最高可达 50%,最低的也有 20% 左右。
虽然手术,也不是“百分之百包好”,但是,有数据显示,对于髋部骨折,手术本身大约只有 4% 的死亡风险。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延迟手术、保守治疗,以及长期卧床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病例分析显示,髋部骨折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年内的死亡率为 8.5%,而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高达 36.8%。
所以,对于老年人骨折,除了极为特殊的情况,手术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说用数据还不够直接的话,那我们看一下网友的留言,相信大家会有更直观的认识:
在德尔康尼,也有很多手术成功的案例。
因为经常收治一些老龄骨折患者,为此,医院专门从手术入路、临床护理等方面总结出一套成功的经验,帮助骨科高龄老人顺利进行手术,让老人早日下床,恢复正常活动。
案例一:
92岁老先生,因为髋骨骨折,在德尔康尼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用时29分钟,术后5小时,老人在医生搀扶下下床活动。
案例二:
98岁高龄,髋部骨折,在德尔康尼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手术用时26分钟,术后7小时,在医生和家人的搀扶下下床活动,可以自由坐起。
案例三:
88岁的女将军,因为髋部骨折,在德尔康尼进行了髋部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用时23分钟,术后5小时下床活动。
上面这些成功的病历,都基于医患双方相互充分的信任的基础上。
诚然,医学充满着不确定性,手术也并非是每次百分之百的成功,因为奇迹不会总是发生,对高龄老人手术,必须在充分准备下开展。但手术成功后,确实能让老人更快的下地康复,老人获得健康的机会也更大。
而看起来相对“稳妥”的保守治疗,从长期来看,风险其实更大,还有可能给老人带来巨大的身心折磨,最后老人很可能在痛苦中离开。
所以,对于家里有老人的朋友们来说,一定要叮嘱老人平时注意预防摔倒。
如果万一发生了意外,也不必惊慌失措,在充分与医生沟通后,选择信任医生,争取手术机会,避免长期卧床,是为老人健康谋取福祉的最有效方式。
相信,看过这篇文章的人,一定会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分享给你的朋友和家人,因为同样的故事,可能就发生在你我身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End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医保编号:02155008 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编码:1100001006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