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烈运动警惕“运动性胃肠综合征”

来源: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日期:2020-09-18  点击: 

  2020年进入最后的三个月,受疫情影响,多数运动爱好者只能被动变为“宅男、宅女”。随着我国疫情的被控制,大家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的户外活动。剧烈的户外活动可能会出现恶心 、呕吐、反胃、烧心、腹泻、便意、便血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怎么办?不要急,今天带领大家认识一下运动性胃肠综合征。

  运动性胃肠综合征是指由运动引起的胃肠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种病症 。大量研究表明, 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发病范围广 、频率高 ,已成为影响运动员正常训练和比赛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

  

 

  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特征

  1、运动性胃肠综合征根据引发部位的不同, 可分为上胃肠道综合征和下胃肠道综合征两种类型 。上胃肠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恶心 、呕吐、反胃、烧心等;下胃肠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腹泻、便意、便血等症状。

  2、运动性胃肠综合征普遍发生于运动训练过程中,尤其是力竭性耐力运动项目 。一项国外研究结果显示 : 自行车运动员中有67%的人在运动中出现了胃肠综合征,且多数表现为上胃肠道综合征;长跑运动员有76%的出现胃肠综合征 , 主要是下胃肠道综合征 ;运动性胃肠综合征发病率与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也有一定的关系。

  

  3、女子运动员患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概率比男子要高 ,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男女之间不同的生理特点 ,如激素分泌、月经周期等因素决定的 。

  4、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发生与运动前的饮食也有一定的关系, 如食物的性质、体积、进食的时间以及运动饮料的补充等 。这些都是引起运动性胃肠综合征不容忽视的因素 。

  

  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国内运动医学界关于运动性胃肠综合征发病机制的报道很少, 国外文献大多数也仅限于推测和假说。归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 :

  •   胃肠道血流量的改变,这是最为常见的理论之一 。
  •   胃肠道机械性震动 。
  •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
  •   胃肠道菌群区系结构的改变 。

  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

  预 防

  •   及时治疗各种原发性疾病,注意体检。
  •   遵守训练原则,循序渐进,合理饮食。

  治 疗

  •   当运动中出现恶心、腹痛时适当减慢速度,调整呼吸。
  •   休息24小时症状无缓解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低强度的运动对胃肠道的保护作用

  近年来有人报道, 长期的相对低强度的运动会对人体的胃肠道起到保护性作用。研究发现 , 经常从事小强度运动的人不仅患胃肠疾病的可能性较一般人小, 而且还可以使结肠癌的患病率降低 50% 左右, 并且认为这种影响不依赖于饮食等因素。他们分析其作用机理是 , 适量的体育活动减少了食物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 同时也限制了结肠粘膜与一些致癌物质的结合。

  

 

  其实 ,运动性胃肠综合征是运动引起的人体各个机能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某种单一因素的作用结果。

  运动性胃肠综合征,不容忽视,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全科治疗运动型胃肠综合征经验丰富,疗效一流。

  咨询电话:010- -1077

  END

  文章编辑: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刘永娇

  文章作者: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连文志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医保编号:02155008 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编码:1100001006918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9266号-1  技术支持:德尔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