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要趁早――下背痛篇

来源: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日期:2020-06-17  点击: 

  下背痛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下背部疼痛,通常是指背部肋骨下缘以下的部分,好发于第四、第五腰椎或第五腰椎、第一骶椎间,又常称为"腰痛”;

  因下背部的构造复杂,是由脊椎、椎间盘及骨盆形成的支撑结构;旁边有数个小肌肉群附着让身体可以协调运动并维持稳定;脊椎内另有脊髓与脊神经串连神经讯息,当上述的骨骼肌肉或是神经系统等受到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就可能造成下背痛;另外,某些腹部的脏器或是心理情绪发生问题时也可能转移产生下背痛。

  

  下背痛可简单分为机械性下背痛和非机械性下背痛。

  机械性下背痛较为常见,诸如因外伤或是疲劳导致的肌肉拉伤、退化造成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及椎间盘退化造成的狭窄压迫、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等;

  非机械性下背痛常由风湿性骨关节病、脊椎感染、肿瘤侵犯或是腹部脏器疼痛转移而来。

  研究表明久坐和下背部疼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整天都处于坐位工作的话,身体不可能一直维持支撑的状态,机体会进入储存能量的状态,进而腹肌和深层脊柱稳定肌会关闭,失稳,进而出现下背痛的情况,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面对下背痛的困扰,我们怎么预防呢?

  预防下背痛的原则

  01、要避免长期错误的姿势;

  02、维持运动时的正确动作;

  03、强化相关的周围肌力和适当休息;

  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具体做法呢?

  调整办公室椅子高度,避免弯腰看电脑;建议座椅有适度的腰部支撑,腰部姿势保持正直;可在足下垫个小椅子让髋关节微弯,减少腰部压力;

  勿长时久坐,及时提醒自己站起活动身体;

  弯腰拾物,建议蹲下后保持腰部挺直,再拿起物品;即弯腰时屈髋大于屈膝;

  避免负重过多,减少腰部受伤的机会;

  睡眠的床铺不宜太软,避免睡觉时屁股下沉造成脊柱弯曲,保持脊柱自然挺直的姿势;正躺睡时可在膝部下垫一个枕头,让髋部及膝部微微弯曲,减少腰部的压力。

  当然,除了保持正确的姿势外,进行日常的锻炼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解决下背痛:

  日常锻炼的方法

  猫驼式:

  【动作目的】:脊柱的伸展灵活性运动训练;

  【准备姿势】:手膝四点位支撑身体,双手及膝盖打开与肩同宽,并要求四肢与身体成90°准备姿势,保持背部水平姿势;

  【动作要点】:①开始做骨盆旋后(上提骨盆)、向上拱起背部、并同时低头完成猫式动作,终点位置停留2-3秒;②再缓缓地将脊背凹陷、头上仰、骨盆旋前运动(屁股上翘),终点停留2-3秒,完成整个动作;每个动作重复8-10次/组,做3组即可;

  

 


 

  婴儿式:

  【动作目的】:下腰部和背部拉伸放松训练:

  【准备姿势】:跪坐在垫子上或者床上,屁股紧贴脚后跟;

  【动作要点】:练习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腰骶部,体会髋及后背部的牵拉感和上背部的肌肉紧张,逐渐放松腰骶部,可以配合呼吸进行,呼气末端向下向后坐;每个动作坚持10-15s,重复5次即可;

  

 


 

  【训练目的】:增加腰椎灵活性,改善活动度和脊椎小关节协调性;

  【准备姿势】:仰卧位 屈髋屈膝90°左右;

  【动作要点】:做双膝的同方向旋转到最大的角度,保持肩部不离开地面,缓慢进行,终末端保持2-3秒;然后换到另一边,重复以上动作;重复15次/组,2组即可;

  

 

  屈膝抱胸拉伸

  【运动目的】:拉伸臀肌及腰骶部肌肉;

  【准备姿势】:仰卧位屈髋屈膝最大,双手抱在膝关节上方;

  【动作要点】:双手抱膝发力配合卷腹,使屁股抬离床面,感觉臀部及腰骶部的牵拉感;不要憋气,保持10s缓慢放下休息,重复10次即可;

  

 

  臀桥训练:

  【训练目的】:激活和锻炼臀部肌肉力量和部分腰部肌肉激活;

  【准备姿势】:仰卧位,屈髋屈膝90°姿势;

  【动作要点】:用臀部发力,抬起屁股向上顶髋到身体水平位,使膝盖、股骨大转子、以及肩部保持一条直线,使肩胛骨位置离开床面即可;保持2s,再逐渐下降到最低点立即向上顶髋,循环进行;进行15-20个/组,重复3组即可;

  

 

  以上动作可以每天练习,随时随地进行,按照要求训练可有效缓解下背部不适情况;如果你还有疑问,也欢迎咨询我们哦~

  END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及时删除)

  本文作者: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张新见

  审稿专家: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王凤文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9266号-1  技术支持:德尔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