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胃肠综合征】为什么每次跑步之后都会想吐?

来源: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日期:2021-04-18  点击: 

  “为什么每次跑步之后我都会想吐?而且这种情况发生的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这是近日一个患者在门诊看诊时,咨询医生的一个问题,其实该患者的这一问题,在疫情期间比较常见。由于疫情影响,很多运动爱好者被迫“宅”起来,好不容易有活动的机会时,往往过量,这个时候,特别容易发生运动性胃肠综合征,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运动性胃肠综合征?

  由运动引起的胃肠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种病症,多见于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运动项目,女性较多见。它主要分上消化道综合征和下消化道综合征。上消化道综合征表现为恶心、呕吐、反胃、烧心等症状。下消化道综合征表现为痉挛性腹痛、腹泻、便意等,严重可出现溃疡和消化道出血。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

  二、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1.胃肠道血流量的改变

  这是最为常见的理论之一 ,运动可引起肌肉和内脏血流的重新分配, 即骨骼肌的血管扩张以增加血流, 胃肠道则发生血管收缩, 其结果为内脏和胃血流减少。

  2.胃肠道菌群的改变

  人体胃肠道数量巨大的微生物群对人们的健康以及各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

  3.运动中高糖饮料摄入不当

  运动中喝高糖饮料,会抑制胃排空,使水分积存在胃内,造成胃膨胀,出现反胃、胃肠逆流、胃痛和不适等感觉。

  4.高温环境

  高温环境对运动时胃肠道症状的出现有相当大的作用,在高温下长时间运动易出现脱水、低血糖等情况,延缓胃排空。

  


  三、运动性胃肠综合征怎样预防?

  1.合理饮食,日常吃油脂, 饮食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为主, 蛋白尽量选用优质蛋白, 增加蔬菜和水果比例,多服用温水,适当补充电解质。

  2.运动要循序渐进,控制好运动强度,运动要有规律,不盲目进行。

  3.运动过程中减少高糖饮料的摄入,给胃排空预留足够的时间。

  4.选择合适的运动环境,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运动,造成对身体的损伤。

  四、运动性胃肠综合症怎样治疗?

  1.当运动中出现恶心、腹痛时适当减慢速度,降低运动强度,研究表明低强度运动比停止运动更有助于运动员胃肠功能的自行调整和恢复。

  2.休息24小时症状无缓解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低强度的运动对胃肠道的保护作用

  近年来有人报道, 长期的相对低强度的运动会对人体的胃肠道起到保护性作用。研究发现 , 经常从事小强度运动的人不仅患胃肠疾病的可能性较一般人小, 而且还可以使结肠癌的患病率降低 50% 左右, 并且认为这种影响不依赖于饮食等因素。他们分析其作用机理是 , 适量的体育活动减少了食物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 同时也限制了结肠粘膜与一些致癌物质的结合。

  END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侵删

  文章编辑: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刘永娇

  审稿医生: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李东君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9266号-1  技术支持:德尔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