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为充分展示共和国70年来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生动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激发广大医护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工作热情,骨事汇、中共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党支部联合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采访活动,深入挖掘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对事业极端热忱,对病人极端负责的高尚情操,引领新一代医务工作者继续朝着“做让人民群众满意和赞誉的好医生”的道路砥砺前行,营造共庆祖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的浓厚氛围。
今天我们采访的专家是:
中国脊柱界泰斗党耕町教授
党耕町: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专家团首席专家
北医三院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骨科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60余年
我只是个普通大夫
在采访之前,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党教授坐在背景板前演讲席,和德尔康尼的晚辈们讲讲自己入党、从医、治学之路,然后大家在下面静静的聆听……
没想到,在提前与党耕町教授沟通采访事宜时,党教授一开始是拒绝的,之所以拒绝,并非党教授不愿意与德尔康尼的同事们一起交流,而是他不太接受这种采访的方式。党教授态度诚恳的说“我不是什么英雄人物,也不是什么功臣,我只是一个普通大夫,没做出过什么贡献,所以这方面我也没有什么可以讲的,如果一定要讲,也不要我一个人讲,要大家一起民主的讨论……”
我们一开始以为这只是党教授的谦虚的推辞,没想到,这样的坚持一直延续到采访开始,他甚至一度不肯坐在设在背景板前方的主讲席,我们才知道,在党教授的心中,真的把自己定位为了一名普通医生,就像他不太喜欢别人给他的各种尊称,而是喜欢别人叫他“党大夫”一样。
最后,我们互相妥协,我们的交流方式,改成由骨三病区的几位80后医生和党教授这位“80后”医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而党教授也服从我们的安排,坐在了背景板前。
当医生,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骨三病区赵元松医生说:“党教授,我们青年医生,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甚至会怀疑自己从医的选择是否正确,请问您当初是如何选择做医生的?如果您现在是一名高中毕业生,您还会选择学医么”?
党教授说:“我小时候,国家那时候缺医少药,在老家看到一位乡村医生为一位腿部有脓肿的患者进行治疗,谈笑间手起刀落,患者腿部的脓肿就已经被切开引流,患者的疼痛当即缓解,当时我就觉得做医生太神奇了,那时候就觉得医生是很神圣的职业,所以我上学后,选择了医学专业,立志要做一名医生。当然,从医是非常苦的,尤其是年轻医生,需要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要在临床上不断的摸爬滚打,回首我几十年的从医之路,因为赶上特殊时期,我做了二十多年的住院医生,直到1985年,国家才有了医生职称晋升的制度,我才有了高级职称,在做基层医生的时间里,我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个过程中我也有从政、当官的机会,但我都拒绝了,我还是喜欢做医生,当给患者解决病痛那一刻,作为一名医生的成就感,是别的东西无法取代的。所以我选择当医生从来没有后悔过,如果再让我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做医生。
年轻医生,应该活的清醒一点,要敢于思考未来
在谈及青年医生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执业生涯时,党教授提出,年轻医生应该活的清醒一点,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做好规划,要今年和去年比,明年和今年比,比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上有没有进步,有哪些进步?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那就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比如一年之后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英文水平,参照这个标准再制定具体到每一天,每一月的学习计划,这样我们大好的时光才不会浪费。
党教授和年轻医生们回忆起了自己的学习生涯:因为家中贫困,党教授自己上学比较晚,之后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特殊时期,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所以他比平常人就更刻苦一些,在学习上会多付出一些努力,无论工作多么劳累,他每天晚上都坚持读书学习3小时,这样的学习习惯一直坚持到前两年,身体情况不允许时才有所改变。
上世纪80年代,国家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国骨科界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医学技术,党教授需要大量阅读英文资料,已经50多岁的他从头学起了英文,通过几十年的坚持,目前他已经具备了熟练的阅读、翻译英文文献的能力。他认为,要当好一名医生,就应该有这种终生学习的习惯。
除了书本上的学习,党教授希望年轻医生们要多从临床中进行学习,多从患者身上进行学习,他坦言,自己作为一名脊柱外科的“老大夫”,在看完一天门诊后,对于患者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也不是全部能解释,但他会带着这些问题再去查阅资料,寻求答案。
具体到德尔康尼的青年医生,他指出,有些医生认为在德尔康尼这样一家民营的医疗机构工作,是没有学术前途的,很多人不敢思考自己的未来,有些人有自暴自弃的思想苗头,党教授明确指出,这种想法是不正确,从目前德尔康尼的门诊量、手术量来看,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一些普通的三甲医院,而且目前出版业、网络都很发达,年轻医生想要学习非常方便,所以,他鼓励大家一定要珍惜年轻的时光,好好学习理论知识、刻苦钻研临床技能。
党员是一辈子的事,工作可以退休,党员不能退休
德尔康尼党支部成员、医院院办主任张韩平就“如何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与党教授进行交流。
在谈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时,党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党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我是1957年中学时代就入党的一名老党员,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抱着“党让干啥我干啥”的想法进入了临床一线工作,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做过住院医生、科室副主任、主任,还做过北医三院的“指导员”,在60岁时,从北医三院退休,当时我想,作为一名医生,我的社会责任已经完成,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我还可以继续做出贡献,所以,在自己体力、精力都还允许的情况下,来到德尔康尼,继续为患者提供服务”。
作为一名有着62年党龄的老党员,党教授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情,在和平年代,不需要每个人都去“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这就是对初心和使命的最好践行。
在工作岗位上,党教授总想着自己是一名党员,做事情就要比别人做的更好一些,对待患者就要比别人更亲切一些。在面对选择时,他始终会想:作为一名党员,这件事能不能做,应该怎么做?
正是几十年如一日严格要求自己,党教授才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把德尔康尼建设成一家百年医院
在谈到德尔康尼未来的发展时,党教授说:“15年前,我加入德尔康尼时,社会上有很多人对于民营医疗还有一定的偏见,这种偏见直到现在也还部分存在。我们要正视这种偏见,这种偏见的产生不是民营医疗本身的错误,而是社会上有一些人搞不正规的经营,把民营医疗的名声搞坏了。我个人觉得,民营医疗一定是有希望的,也一定是可以搞得好的,而且搞好了,应该是更受老百姓欢迎的。”
“有时候,我的一些朋友,我会推荐他们来德尔康尼看病,因为德尔康尼给了医生与患者充分沟通的机会;而一些大型的三甲医院,因为患者众多,更像是一道医疗流水线,在这条流水线上,医生和患者都是匆匆忙忙的,很难做到深入沟通。在大医院,一位患者从门诊到做检查,可能需要一周,甚至几周的时间,而在德尔康尼,一般一天或者半天就解决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精力,所以说像德尔康尼这种正规的医疗机构,是受老百姓欢迎的。“
党教授说:”德尔康尼通过17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长为一家在群众、社会、政府之间均具有良好口碑的医疗机构,目前医院正处在上升期和高速发展阶段,德尔康尼如果将来想要发展的更好,成为一家百年医院,今后应该在学科建设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要认真思考一下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规模、业务范围,同时严格把控医疗质量。”
在谈及医院人才梯队的培养时,党教授说:“一家医院要发展,就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有些民营医院把医护人员当成机器的零件来用,用坏了就换,同时给医生设定一定的业务指标,完全不顾及医护人员的培养,把医疗当做生意来做,这是不行的,德尔康尼在这方面学习了公立医院对人才的培养机制,这是非常好的”。
从上午11:00-12:30,党教授用90分钟时间和德尔康尼的同事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谦逊质朴的话语和对医疗工作极端负责的高尚情操,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虽然时值盛夏,窗外骄阳似火,但党教授“医生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踏踏实实、实实在在的给患者看好病”的谆谆教诲,就像一股清流久久滋润着大家的心田,让人感到无上清凉。
完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医保编号:02155008 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编码:1100001006918